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它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善,关系到国民素质提升、社会文明进步,关系到中国的国际形象。
2017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区、城市要抓,农村也要抓,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目前,“厕所革命”正在成为当前中国大规模和大面积推进的一项民生工程。
记者了解到,各地因地制宜推进“厕所革命”,积极构建长效管护机制,破解地域民情难题,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构建长效管护机制
湖北省钟祥市地处汉江中下游,是国内经联合国命名的三个世界长寿之乡之一。今年以来,钟祥市把推进“厕所革命”、改善人居环境作为践行“两山”理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着力打造“青的山、绿的水,长寿钟祥生态美”。
思想不通,万事皆空;思想到位,事半功倍。在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下,钟祥市雷厉风行强措施、风雨无阻抓落实,现已建改农村户厕7.85万座、农村公厕244座,初步实现“旱厕基本废除、粪污找到出路、农厕完善服务、机制完全同步”。
要想管得久,机制必须有。钟祥市重点构建四大机制,确保长久长效。
建管资金多方筹。坚持先动手、后伸手、保证不空手,明确多方筹资途径,计划筹资3.2亿元“以奖代补”。现已落实省级债券资金2亿元,下拨财政资金5670万元,市直单位包联帮扶2000万元,确保了有人干事、有钱办事。
日常习惯积分管。将改水改厕、厕所卫生、清洁绿化等纳入村民积分制管理,实行大评小奖、积分兑奖,促进村民“文明变成习惯、习惯更加文明”。
常态管护专班干。建立村级农厕服务管理站,组建服务队,配套吸粪车,建设沼气站(池),生产生物肥,确保粪污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生态化排放。过去是“粪便靠雨刷、污水靠蒸发”,现在已“粪便变资源、污水变清泉”。
工作推进评比激。严格督查考核,每月排名通报、每季度观摩小结、年终绩效考评,倒逼快改快建。今年已考核5次、观摩2次,有效促进了改厕进度和质量。预计3年改厕任务,今年底前可完成70%以上。
近年来,山东省淄博市实施的长效管护机制坚持建、管、用一体化,可圈可点。淄博市《关于加快建立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后续管护长效机制的意见》的出台,引导区县、镇村按照有场所、有牌子、有车辆、有人员、有电话、有制度、有经费、有配件专柜、有活动记录、有粪液利用的“十有”标准,构建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有偿服务”的管护体系,带动了农村清洁卫生,促进了农民生活方式转变和生活质量提高,为打造“厕所革命”的齐鲁样板作出了新的贡献。
兼顾地域民情难题
农村改厕工作必须立足农村实际和百姓需求,因势利导,才能破解乡村环境治理的难题。
在我国广大的东北地区,冬季冰冻期较长,冻土层深度达到1.5米以下,防冻省水成为一个突出难题。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按照“政府引导、试点先行、因地制宜、整体推进”的思路,广泛宣传发动,全力抓好农村改厕工作,第一个主攻方向就对准了防冻省水技术。
通过多方征求意见,九台区决定厕具地下部分采用罐装三格式化粪池,便器采用新型节水陶瓷材料,单次冲水量仅为2.5升。为了探求改厕实效,九台区先期在纪家街道选取16户居民进行改厕试验,采取了超越冻层、深埋罐体的办法,效果不错,为农村改厕全面推广树立了信心,奠定了基础。
为了打消改厕过程中群众出现的“传统习惯不想改、刨墙破土不愿改、担心效果不敢改”等顾虑,九台区通过广播电视、印发资料和实地观摩等多种宣传形式,帮助群众讲明改厕的经济效益、健康效益和环保效益,使群众从“要我改”转变为“我要改”,提升了农民的内生动力,使之主动参与农村厕所改造。
除了技术上的攻坚克难,厕所的选址问题也很重要。福建省莆田市委、市政府近年来针对此难题的创新举措,可资借鉴。
利用公共用地建。规定在绿地、步道等公共用地必须配套建设公厕,村部、宫庙、戏台等厕所必须对外开放;原有旱厕就地改。农村人口集中地段旱厕一律推平整治、就地新建;片区建设强制配。幸福家园、美丽乡村等新村建设,必须配建公厕;打造景观解民忧。结合乡村旅游,出台文件统一公厕外观、内饰样式,融入莆田红砖厝建筑元素,打造景观公厕、旅游公厕。
近两年,莆田市拆除旱厕3.2万座,基本消除农村旱厕;新建改造三格式化粪池7.6万户;新建550座乡村公厕,完成率全省第一。“厕所革命”极大提高了农民生活品质,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促进了流域水质提升。汇聚莆田主要流域的木兰溪入选“全国十大最美母亲河”。
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农村改厕对于改善农村人居卫生环境,优化农村投资和旅游条件,转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北京市作为一座著名的国际旅游城市,人口密集,国内外游客众多,旅游“公厕”经常难以满足基本需求。北京市顺义区坚持把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生态工程、文明工程,按照“新建一批、提升一批、改造一批”的思路,健全完善政府推动、部门协作、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有效满足了农村地区群众对农村人居环境的新期待,成功树立了干净整洁的首都形象。
在一系列举措中,顺义区的“五个化”建设目标成为“厕所革命”的亮点。
资金效益最大化。累计争取市级资金696.7万元、区级资金546万元投入“厕所革命”建设;补齐短板目标化。以游客接待量大的A级景区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较差的民俗村等作为建设重点,保证游客峰值顺畅;设施功能合理化。充分考虑了男女厕位比例、儿童如厕和护理、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如厕问题;景观设计融合化。将建筑风格与周边环境相结合,内部装饰和墙壁文化深度融入顺义历史文化、地方民俗风情以及景区品牌化元素;服务游客便利化。全区4A景区旅游厕所已经纳入高德地图“全域旅游”厕所导航版块,并在旅游标志、标识系统建设中,厕所标识清晰、明确。
“一厕、一景、一文化”的理念在顺义区成为现实,截至目前,共建设旅游固定厕所340座、移动厕所278个,为高效培育“舞彩浅山登山文化节”“桃采摘节”“冰雪温泉狂欢季”等旅游项目提供了良好环境。
如果说顺义区是在“点”上取胜,那么江苏省沭阳县则是在“面”上见长。
沭阳县在“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对农村改厕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提出“三个结合、六个优先”原则。
具体说来,即是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及村庄规划实施,结合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实施,结合农村改水工作实施;优先在主要交通干道沿线镇、村实施,优先在开展卫生镇(村)创建的乡镇实施,优先在惠农资金投入能够整合的地区实施,优先在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比较适宜改厕的地区实施,优先在群众认可度高的地区实施,优先在农村改厕普及率较低的地区实施。
近年来,沭阳县农村卫生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也逐年提高。
小厕所见证大民生
根据世界厕所组织提供的数字统计,每人每天上厕所6到8次,一年约2500次,一生约3年在厕所度过,女性还会更长。
厕所及相关问题是中国社会一个长期难以绕开的困扰。远的不说,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上世纪90年代,我国就自上而下地进行过一系列厕所改良实践,该时段开展的爱国卫生运动,聚焦的是预防和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的功能和作用。在城市地区,确实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就,但是在农村,并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很多农村的厕所依然是“百米臭熏天,路过捏鼻尖,进去踮脚走,一鼓作气完”的尴尬状态。
如今,“厕所革命”的到来,让大部分农村能够告别那些“味道”浓烈的日子。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总书记曾经指出,民生工作推出的每件事都要一抓到底。从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出发,着力改善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抓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我们就能在诸如“厕所革命”的努力中,不断改善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环境,更好地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联系人:销售代表
手 机:16601049007
邮 箱:henry7546@qq.com
公 司:北京蓝洁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高梁桥斜街44号北京交通大学科教楼1015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