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虽小,但谁也离不了。它一头牵着民生,一头连着文明。
近年来,我省在农村地区广泛开展了一场“厕所革命”。随着“厕所革命”的深入推进,我省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民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据统计,甘肃省农村卫生户厕从2018年底的51.8万座增加到2022年底的263.8万座,全省近三分之二的常住农户用上了卫生厕所。
实地看 分类施策见实效
地面墙面贴瓷砖,头上吊顶装浴霸,热水器、洗手池、淋浴花洒、冲水便池一样不少,迈进临洮县洮阳镇边家湾村马安良家,厕所干净而整洁。
“我们使用的是农村单罐直通式户用卫生旱厕,粪便和尿液直接排入化粪池内,无需水冲,还不臭,而且冬天也不用担忧防冻问题。我觉得特别满意。”谈起厕改的好处,马安良赞不绝口。他告诉记者,以前家里用的旱厕,就是在地下挖个坑,上面盖两块板,这种旱厕不仅冬天人受冻,夏天更是又脏又臭,蚊蝇聚集,卫生堪忧。自从去年建好新式厕所后,干净又卫生,他家的生活质量也提升了一大步。
马安良家的改厕模式,是临洮县经过不断探索、反复试验后的新突破。紧盯水冲式厕所冬天容易冻结、群众农家肥还田等难点堵点问题,临洮县在改厕工作中,综合考虑水川区、山坪区自然环境、群众生活习惯和生活条件等因素,探索出了积肥式、单罐直通式等改厕技术,同时,坚持先试点示范、后整体推进。截至2022年底,全县农村建成卫生旱厕3.49万座,占2019年以来改厕总数的69.17%。
临洮县农村的厕所变迁,正是我省实施农村改厕的一个缩影。我省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群众习惯等,“宜水则水、宜旱则旱”,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符合我省实际的改厕路径。在城郊和污水管网覆盖的地区推行集中下水道水冲式卫生厕所,在川区等群众居住相对集中、交通便利的地区推行三格式等节水型卫生厕所,在干旱、高寒山区等群众居住分散且不具备稳定供水条件的地区推广积肥式等卫生旱厕。
长远看 改厕树起新风尚
“小院还是那个小院,可‘味道’大不一样。”康乐县八松乡新庄村村民侯惠云说。去年,侯惠云将自家的传统旱厕变成了干净卫生的水冲式厕所。从此,农家小院彻底告别脏乱臭。环顾四周,她家小院蔬菜浓绿、鲜花绽放,充满生机。
侯惠云说:“改厕前,夏天臭烘烘、冬天冷飕飕。一进院子,就飘着厕所的臭味。现在,用上了和城里人一样干净整洁的卫生厕所,你闻,咱家小院这花香,感觉好吧?”
在临洮县太石镇站沟村,“厕所革命”改变了村民落后的卫生观念,带动了村民文明素养的提高,树起了文明新风。
“如今,村里的面貌有了大变化,大伙儿也讲卫生、讲文明了,再没有乱倒垃圾的现象。”村民李永喜深有感触地说。
在开展改厕工作的同时,站沟村积极推进村庄周边环境整治,不断完善村内基础设施,相继硬化水泥路面、种草植树,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如今,在我省农村,许多厕所不再是村庄颜值“减分项”,而成为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的见证。
回头看 改厕要算民心账
农村厕所改建并非一时之功,要经得起“回头看”。农村厕所是为农民建的,改建得好不好,村民最有发言权。
在民勤县大滩镇大西村,每家村民厕所门口的墙上都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印有排污厂电话号码,只要拨打电话,排污车就会在约定的时间上门抽取粪污,非常方便。
“我家一共3口人,一年只需清理两三次就行。清掏一次的费用只需30元,一年有100元足够了。”民勤县大滩镇大西村村民李世仁说,改厕后,干净卫生的厕所不仅提高了全家人的生活质量,周全的管护措施也让自己没有了后顾之忧。
在临洮县,为了让农村厕所“改得满意、用得安心、护得周全、管得长久”,县里制定了《临洮县农村厕所技术规程》,严格厕具质量标准和技术参数,建立“县级服务队包乡镇、镇级服务队包村、村级服务队包户”技术服务体系,对厕屋建设、厕具安装等主要环节进行全程跟踪指导服务,提高改厕质量水平。
合水县在每个行政村投资3万元成立改厕服务室,给没有吸污设备的村补助5万元配齐了吸污车或吸污泵等设施设备,安排了1名农村公益性设施维护员,每人每年发放报酬1万元,专门负责厕具维修、粪污清运设备管理、厕所粪污抽运等工作,实现了行政村改厕服务室、吸污设备、管护人员“三个全覆盖”,做到设施坏了有人修、管道堵了有人通,确保了厕所正常使用。目前,全县已建成村级改厕服务室80个。
伴随着农村“厕所革命”,在千里陇原,千万农民告别了过去的生活方式,迎来了新的生活,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紧盯2025年全省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常住农户80%目标,下一步,我省将持续扎实推进改厕工作,助推农村人居环境迈上新台阶。
联系人:销售代表
手 机:16601049007
邮 箱:henry7546@qq.com
公 司:北京蓝洁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高梁桥斜街44号北京交通大学科教楼1015室